彩電行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顯示技術的更替史,從CRT到液晶再到如今的OLED、QLED、Mini LED等百花齊放,共同推動了彩電行業的更替和發展。但是,創新顯示技術之間的競爭也從未停息,誰是下一代顯示技術的引領者,一直以來爭論不斷。
不過,這種“三分”天下的局面即將發生變化,原因在于OLED電視在2020年迎來發展的拐點,因為2020年中OLED產業鏈迎來非常大的變化,價格、產能、供給都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,加上外部其他顯示技術的“助推”,OLED行業迎來拐點。
首先,液晶面板不斷漲價凸顯OLED電視的性價比。自去年6月液晶面板開啟漲價以來,面板采購價格幾乎翻番,終端液晶電視的價格也不斷上漲。另外,根據《日本經濟新聞》報道,OLED面板在2020年Q4的大宗訂單價格較同年Q3下跌3~4%,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滑。
雖然OLED電視的售價高于普通液晶電視,但是在液晶面板價格大幅上漲,OLED面板價格下行的勢態下,OLED電視價格不僅沒有漲價,相反價格還出現了松動,這樣使得普通液晶電視和OLED電視的價格差距進一步縮小,激發消費者購買OLED電視的預期。
其次,在產能和供給上更加充足,尺寸也更加豐富。一直制約OLED普及的除了價格之外,還有面板的供給,作為全球大尺寸OLED面板唯一供應處,lgD的OLED面板產能供給嚴重不足,所以供不應求,價格居高不下。有知情人士透露,lgD的目標是今年出貨700-800萬片大尺寸OLED面板,相比去年提升80%。
隨著lgD投資建設的OLED面板產線正式投產,并且lgD還增加了廣州8.5代OLED玻璃基板的產能,大大增加了OLED面板的供應。其次,在OLED面板尺寸上,lgD在今年也帶來了更多的選擇,包括48、55、65、77、83寸4K OLED 和77、88寸8K OLED面板。
價格下行、產能供應充足、尺寸更加豐富,令OLED電視迎來快速發展的拐點。根據市場研究公司Omdia數據顯示,2020年全球OLED電視具體出貨量達到3652000臺,相比2019年增長了20%。
在我國彩電行業十分低迷,而OLED市場又逆勢增長的形勢下,眾多彩電品牌也加快了OLED電視的布局以及推廣步伐。以前由于無法得到面板供應而不敢大力推動OLED電視的品牌,進入2021年也加緊OLED領域的布局。
目前,幾乎主流彩電品牌都推出OLED電視,比如自主品牌創維、海信、康佳、長虹、小米,還有外資品牌lg、索尼、松下、飛利浦、東芝等,都推出一款或幾款OLED電視布局市場。
從2013年第一款OLED電視出現以來,在大環境的帶動下,2021年注定是OLED上量的一年。Omdia最新數據預計OLED電視在2021年全球電視市場占有率將上升至10%,這一比重在2020年還只有7.4%,也是全球OLED電視占有率將首次達到兩位數。
同樣,市場調查機構TrendForce公布的最新預估數據顯示,預計2021年OLED電視出貨量將達到676萬臺,同比增長72%。
對我們消費者來說,OLED顯示確實能帶來更加出色的畫面顯示,而且OLED電視定位高端的特點使其售價必然不定。但是,隨著OLED電視的逐漸普及,OLED電視也會像液晶電視一樣“白菜價”,期待這一天的早點到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