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市公司再融資、并購重組、大股東減持等行為將得到進一步規范。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昨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,證監會將嚴格再融資審核標準和條件,采取措施限制上市公司頻繁融資或單次融資金額過大,抑制上市公司過度融資行為。
與此同時,證監會還將持續完善相關制度規則,重點遏制“忽悠式”、“跟風式”和盲目跨界重組;對大股東減持過程中涉嫌信息披露虛假、內幕交易、操縱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,將堅決查處、嚴格追責。
近期,市場對上市公司再融資、大股東減持、并購重組等問題給予密切關注,張曉軍昨日對此進行了集中回應。
他表示,上市公司再融資、大股東減持、并購重組是涉及市場體制機制規制的重要基礎性制度,關系到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的發揮,也關系到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,關系到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。
專家提出,上市公司再融資是促進社會資本形成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,但目前我國市場上市公司再融資也客觀存在一些問題,突出表現在部分上市公司過度融資、融資結構不合理,募集資金使用隨意性大、效益不高等方面。
2016年以來,證監會加強了上市公司再融資監管,嚴格審核并嚴格規范募集資金投向,出現多家上市公司知難而退、撤回再融資申請,調減再融資金額的現象。
張曉軍透露,下一步,證監會還將采取措施限制上市公司頻繁融資或單次融資金額過大,健全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使用現場檢查制度,督促保薦機構對在審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進行復核。
他同時提到,現行再融資制度從2006年開始實施,至今已超過十年,有必要對該制度的實施情況和效果進行評估,作出優化調整。
據悉,再融資制度優化完善的總體考慮是:嚴格再融資審核標準和條件,解決非公開發行與其他融資方式失衡的結構性問題,發展可轉債和優先股品種,抑制上市公司過度融資行為。
此外,針對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有關問題,張曉軍表示,股份轉讓是上市公司股東的基本權利,但權利的行使必須依法合規,在不影響市場秩序的前提下進行。“我們倡導長期投資、價值投資的理念,也將切實履行維護市場秩序的職責。大股東在減持股份時應當誠實守信,嚴格按照法律法規、自律規則并遵守承諾,不得濫用控制地位和信息優勢侵害中小股東合法權益。”
他說,對于減持過程中涉嫌信息披露虛假、內幕交易、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,證監會將堅決查處,嚴格追責。
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仍然存在的亂象,張曉軍回應稱,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、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有效手段,但目前市場秩序尚不規范,存在投機“炒殼”的痼疾頑疾,以及“忽悠式”、“跟風式”和盲目跨界重組的問題。
去年9月,證監會修訂發布《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》,有力遏制了投機“炒殼”和關聯人減持套利。同時,還對并購配套融資進行嚴格限制,嚴厲打擊并購重組伴生的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。
張曉軍表示,下一步,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強并購重組監管,持續完善相關制度規則,重點遏制“忽悠式”、“跟風式”和盲目跨界重組,引導資金更多投向有利于產業整合升級的并購重組,趨利避害,更好發揮并購重組的積極作用。
他同時提到,證監會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在穩的前提下深化改革,立足中國國情做好頂層設計,完善上述相關制度,深入推進依法監管、從嚴監管、全面監管。